中国制造物美价廉,中国服务服美价廉,是因为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还是低。
提高服务价格和劳动力成本必将普遍提高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侵蚀物美价廉、服美价廉。在价格架构高度剪刀差的时候,填补剪刀差时总消费上涨不多,总体上利大于弊。在价格结构接近理顺的时候,就是普遍通胀。
美国的消费比那么高,是基于大量廉价进口。如果换成美国制造,没有了廉价进口的补贴,商品价格上涨,总消费大体不变,消费比立马降下来。
(资料图片)
中国的传统投资(房地产、铁公基)因为存量饱和已经回报比暴跌了,但新质投资(新基建、高科技)还有很大的缺口。如果中国把房地产投资的一小部分砸到芯片,芯片的发展会快得多,对下一阶段的经济起飞作用巨大。
收入提高带来消费增加,但中国人的储蓄比居高不下,需要的是降低储蓄比,把购买力释放出来。这只有极大提高信心才能做到。需要看到下一个经济起飞才行。
上一次是铁公基见效时,消费释放有一个巨大的拉动,而房地产对消费的抑制还在缓慢生效中。
上一次大投资则是在三角债理顺的时候,那是投资和回报接不上造成的。现在政府和民间债务又成问题了,又要清理三角债了。
陈经有句话“中国主要还是创造了投资拉动的绝招,这是发展中国家学不了的”,之前还有一句话就是中国的固投是内需消费无法做到的,大概如此吧,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无法做到投资拉动经济,这话来就长了。除了加入WTO外,使得中国的出口剧增,中国号称世界工厂就是那之后开始的。
但这里面不得不提到中国有一个结售汇的制度——强制结汇!
也就是说,因为加入WTO,中国出口大增,创汇企业当时面临的强制结汇制度就意味着你每创造一美元的外汇,央妈作为外储截留,然后给予当下汇率的人民币。出口的越多,央妈的印钞机就开的越勤。
好像是这样紫吧。
七七八八原因印钞出来的钱,我记得美国两房危机后我们支援美国购买美债后的M2一下子飙升,这些钱肯定不能直接发放到民间,于是就拿去做固投,所以高铁也好,大桥也好,大坝也好,甚至包括房地产(银行放贷宽松)等等等等的国家固投造就了今天中国在全球无与伦比的基础建设!
所以这个逻辑就是,WTO—出口剧增—强制结汇—M2飙升—国家固投—国家基础建设以及房地产大增。
虽然不一定严谨,但大体如此吧。
所以GDP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中,当年出口带动了投资,结果让消费成了瘸腿。现在西方与中国脱钩,更多的表现在出口受创,观网头版头条不就有一篇中国再也不会从德国购买某些产品了,反而是是向德国出口,让欧洲人觉得帮助中国科技发展结果反噬了欧洲自己的经济,所以脱钩是比较顽固的。
统计局刚刚发布的经济数据,出口受到的影响比较大,自然就会殃及M2,也就影响到投资,并且是国投。
所以所有这些,发展中国家怎么可能学的来?
同样,出口受创,直接影响投资,而民投替代不了国投,消费又填补不了强制结汇减少带来的M2锐减大坑,反倒是后疫情时期M2中民储比例上了天,这时候有些人热衷于希望央妈如果印钞发给大家,那就万劫不复了!
我反正是经历过90年代前通货膨胀危害的,为结婚原本一台彩电一千元左右,结果一夜之间蹿到两千多,谁经历过……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