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持续低迷,关键时刻,基金公司出手了。
(资料图)
5月30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南方基金相关基金经理已于近日申购了公司旗下相关基金产品。而在近期,还有一家小公募斥“巨资”自购股票基金。
整体来看,近期市场震荡明显,使得基民投资热情大幅降低,基金公司出手自购,用真金白金展现出对后市的信心。业内预计,后续或有更多基金公司加入这一行列。
多家公募表示,近日虽市场震荡,A股回调空间有限。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已经可以利用市场的下跌进行左侧布局。
多位基金经理出手自购
5月30日,南方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南方基金相关基金经理已于近日申购了公司旗下相关基金产品。
具体来看,5月29日,王博申购了南方成长先锋混合100万元;5月26日,骆帅申购了南方行业精选一年持有期混合100万元;5月29日,张延闽申购了南方阿尔法混合100万元;5月29日,李锦文申购了南方卓越优选3个月持有期混合100万元。
同日宣布4位基金经理自购计划,南方基金此次可谓投资团队集体“出手”。据了解,这4位基金经理均为南方基金旗下知名舵手,自购的4只基金都是偏股混合基金,且最新报告期规模均在20亿元以上。
其中王博申购的南方成长先锋混合一季度末规模达56.67亿元;骆帅申购的南方行业精选一年一季度末规模25.95亿元;张延闽自购的南方阿尔法混合规模41.81亿元;李锦文自购的南方卓越优选3个月一季末规模23.37亿元。今年以来,4只基金录得不同程度亏损。
对此华南一位中型公募市场部人士表示,作为头部基金公司,南方基金宣布旗下多位基金经理自购,确具一定信号意义。
“一方面,自购是为提振市场信心。自购通常发生在市场回调时,此时自购意在给投资者更坚定的持有信心,稳定市场情绪。此外,自购也是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一般情况下,市场行情不佳时正是基金‘好做不好发’的时点,此时基金经理会认为,目前估值比较低,值得投资‘抄底’。”他说道。
5月以来,市场再次步入震荡调整阶段。截至30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走势分化,上证指数年内上涨4.37%,而深证成指、创业板指年内分别下跌1.33%、5.46%。其中,上证指数收盘在3224.21点,较3418.95点的年内高点跌去了近200点。对此,有投资者调侃称,上证指数又现“满3400-200”。
事实上,南方基金并不是近期唯一宣布自购的公募机构。5月26日,湘财基金公告,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和公司主动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本着与广大投资者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湘财基金拟于2023年5月26日起两个交易日内申购旗下湘财长源股票基金A类份额1000万元。
对于这家基金公司来说,这笔自购堪称“大手笔”。截至1季度末,湘财基金非货规模仅有35亿元,其中,股票型约1.7亿元,混合型17.7亿元,而这只被自购的基金也是湘财公司旗下唯一普通股票基金。
业内人士预计,后续或还有基金公司加入这一行列,用真金白银为自家产品背书,甚至还可能出现自购潮。
基金“好做不好发”
基金公司出手自购背后,是持续降温的基金销售市场。在连续多日调整的惨淡行情中,基金发行也陷入寒潮。
据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截至5月26日,5月新发基金份额占全部存量基金份额的比重跌破0.1%,为0.085%,创2015年5月以来新低,与之接近的只有2018年7月底的0.181%和今年1月底的0.189%。
除新发基金不好卖外,存量基金更是卖不动。一位基金品牌部人士表示,“老基金尤其权益基金在市场震荡时面临较大的赎回压力。年初以来的市场走势让很多投资者信心大幅下滑,暂时中止了基金申购行为。基金公司也只能通过‘广撒网’多曝光,从而提振销量了。”
记者注意到,近期公募基金通过增加多种基金销售渠道、取消独家代销、降低费率、增设C份额以等多种方式“促销”。
但从历史数据来看,基金发行受阻并不意味着基金的配置价值也同步降低,相反,这个时候正是布局的时机。
基金业内素有“好发不好做,好做不好发”的说法,指基金发行火热时往往是市场顶部,不好发的时候或许是市场底部。A股市场经过此轮调整,部分公司的估值已进入相对合理的位置,配置价值逐渐显现。
银华基金统计发现,2015年2月之前,基金的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降共有4次,分别出现在2011年10月、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和2014年7月。
2015年2月之后,基金发行规模出现明显下降有6次,分别是2015年8月、2016年1月、2017年5月、2018年8月、2019年2月和2020年4月。
数据来源: 银华基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以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为测算指标,模拟测算在历史上10个基金发行遇冷期当月首个交易日买入并持有一定时间的收益。
数据来源:银华基金 截至2021年12月31日
结果显示,在上述10个基金发行遇冷期,买入基金并持有1年,取得正收益的概率为70%,从具体收益情况,如若在2016年1月买入,持有1年约亏损12.39%,但如若在2014年7月买入并持有1年,收益率接近90%。
如若买入基金并持有三年,除了在2016年1月买入外,均能实现正收益。如若买入并持有至去年年底,正收益率概率为100%,同时,年化收益率均在12%以上。
有基金经理直言,当下时点是吸引长期和理性投资者入场的好机会。基金破圈后多次登上热搜,专业化面临快速的普惠化。随着市场趋于冷静,反倒是真正的基金粉丝长期和理性投资的机会。
市场迎来左侧布局较好时点
随着A股市场震荡起伏,中长期投资价值逐渐显现,不少基金公司看准未来投资机遇,认为市场迎来左侧布局好时机。
南方基金投研人士就分析本轮调整表示,这背后有几个原因导致调整,第一,市场自去年4季度实现一轮强劲反弹。参考主要宽基指数波段走势,自去年四季度,所有指数都完成了10%级别的上涨。历史经验,10%级别的涨跌,每年出现两轮是合理的。这意味着市场自去年11月到今年1月完成三个月的上涨后,本身酝酿了调整的需求。
第二,春节后宏观经济预期进入“迷茫”阶段,去年11月到今年1月的反弹过程中,利率上行、商品上涨、汇率升值,大类资产一致性指向经济复苏的预期。但是进入2月份之后,利率小幅震荡回落、商品震荡调整、汇率整体横盘,市场对于经济修复的信心有所下滑。
第三,市场行业表现极端分化。进入到3月份之后,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少数板块快速上涨,整体行业结构分化达到极端水平。在市场缺乏增量资金的背景下,不同行业涨跌互现的极致分化很难长期持续,最终往往通过一段时间的震荡调整来消化结构的极端分化。
总体来看,市场在经历去年底至春节前的显著反弹后,叠加经济修复进度的波折,本身存在调整的必要性。而人工智能概念的出现,使得市场的调整被推迟,时间也被拉长。
但本轮市场调整呈现的特征是整体幅度合理、行业分化下跌的特征。这些特征显示,本轮市场下跌没有超出震荡市的调整范畴。首先,本次市场的调整属于合理波动范畴,远未达到熊市下跌的水平。其次,市场在下跌的过程中,依然呈现结构分化的特征。即便是在本周下跌幅度最大的几个交易日,依然有部分板块没有下跌、甚至逆势上涨。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呈现的是分化下跌的调整特征,而非系统下跌的熊市特征。
因此,南方基金表示,战略性看好市场的观点不变,参考中短期交易性指标的位置,目前已经可以逐步进行左侧布局。
这是因为,首先,经济基本面没有系统性下行风险。目前只是伴随着经济数据的波动,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出现了边际转弱。但市场本身不存在对经济强复苏的预期,叠加经济降温的空间也不大,因此经济基本面没有系统性下行风险。第二,市场估值水位处于偏低水平。目前尽管不处于类似去年市场底部的绝对估值低位,但依然处于偏低水平,股债性价比明显偏向股票。从个股估值分布的角度,目前市场依然存在大量绝对低估的标的。本轮市场下跌定义为震荡市中的调整。对于中长期投资者,已经可以利用市场的下跌进行左侧布局。
不仅如此,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也表示,在国内经济修复动能下降而总量政策保持定力的背景下,市场呈现了较大的波动。市场下行空间有限,沪深300指数静态估值回落到11.8倍的水平,而经济虽然短期环比走弱但中长期趋势仍是复苏态势,标普300指数静态估值为23.6倍,是沪深300的两倍,A股显然处于低估值的状态。A股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趋势已经比较明确,去年4季度为低点,未来增速有望逐季上行;同时,宏观流动性保持宽松,产业政策积极,估值具备扩张基础。
“短期角度,上周五市场有所企稳,科技股强势反弹,主线有望回归。我们维持看好符合科技自立自强以及真正受益于AI高速发展的科技板块,同时,行业景气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并受益于政策加码的高端制造板块,以及业绩增速稳步抬升的医药、消费板块也具备较高的性价比。”上述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投研人士表示。
“指数短期内仍大概率延续震荡,单边押注题材行情的胜率将有所收敛,交易结构的均衡化以及基本面定价回归将会继续一段时间。” 信达澳亚基金相关人士也表示,随着供给格局出清与盈利预期改善,部分估值与拥挤度较低的细分领域将有望迎来阶段性表现,在当前宏观与微观格局没有出现扭转之前,应继续首选 “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配置思路,并做好相关自下而上研究工作。
永赢基金更是表示,经过近期的市场调整,风险因素整体相对释放到位。具体而言,经过近期调整,与经济预期更相关的沪深300已经调整至去年末的水平,全A指数也大致相当于年初时水平。考虑到去年底至今年初,经济预期、中微观行业预期也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当前市场的估值水平应该是具有较强支撑的。考虑到线下消费、民间经济整体仍有较大修复空间,内需大概率还在途中,对后市整体仍可以相对乐观。
恒越基金认为,前期中字头快速拔估值过程中因权重股居多而牵引住了体量较大的资金,经济复苏内生动能改善仍需过程,昆明城投等事件发酵放大了情绪,这是近期回调的主因。但也为下一轮盈利驱动行情孕育了更有潜力的空间。当前资产价格已对各类谨慎乃至悲观的预期反映得相对充分,市场会重新聚焦业绩,尤其是二三季度盈利预期上修的方向,其次是困境反转的部分顺周期结构性机会,也可逐步左侧配置。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标签:
Copyright © 2015-2022 热讯兽药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05723号-6 联系邮箱:29 59 11 57 8@qq.com